找到相关内容199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王如意宝开示:无垢觉性明点

    实际上是轮回的一种特性,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,要以不惧一切苦恼的精神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和痛苦。   在古代,国王的四大军队非常英勇善战,就可以把敌军彻底消灭,反之战胜对方也不可能。同样,自己整天...那么每当我们一想到这些事情时,自己怎么不会生起强烈的厌离之心呢?一想到自己寿命的短促,一切诸法都是这样的无常,就一定会生起厌烦心。   我们的身体,是自己最所珍爱的,也是与生俱来,但不管我们怎样...

    晋美彭措法王

    |法王如意宝|晋美彭措|大圆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723274556.html
  • 头陀僧如何对治恐惧—老虎与野象的威胁

    并没有碰见老虎。   面对野象的威胁   在僧侣的回忆中,野象也占有显著的地位,没有经验的僧侣跟着他的头陀老师,学习遇到这些可怕又巨大的野兽时该如何处理。头陀僧知道象很聪明,会试着先和讲理。例如...说:“大哥呀!我要和你说句话。”象一听到,马上停止了进食的动作,转过身面对三位僧侣。虽然站着不动,耳朵却张开着,防卫着任何危险。阿姜夸又说:   好极了,孔武有力的兄弟!我要对你说句话,我们三...

    卡玛拉·提雅瓦妮琦 著  法园编译群 译

    |烦恼|对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809265942.html
  • 临终遗嘱

    能力与权利来动摇死亡不来临,眼睁睁的要面对,必然要经过的。   人的一生,成功与失败,潦倒与得志,功名与罪过,荣枯盛衰,富贵与贫贱,美与丑,犹如一场场春梦,一无所有,一笔勾销,一网打尽,空幻的人生...肠癌,不可能会好的顶多是拖延罢了!   死亡总是要面对,不可有逃避的意念,若逃避的话,会严重障碍你往生净土,逃避也逃避不得,因为你的病情,是非死不可的事实。   生命的长短并不很重要,重要的,就是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|临终|助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2045106012.html
  •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(七)

    会因为我们拉高被单,蒙住眼睛,拒绝面对而放过我们。   2826. 烦恼像一把摇椅—可使你有事做,但却不能使你向前一步。   2827. 积累尘土千万堆,便可形成崇山峻岭,汇集无数溪流,便可...2610. 最可怕的“不信”,是对自己的不信赖。   2611. 错误终归毁灭,无知即是痛苦。   2612. 憎恨,并不立刻结恶果,但如同隐藏在热气下的火,逐渐焚烧著,而终让心怀憎恨的人身受其害。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慧律法语|格言|法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1354537635.html
  • 《正理经》简读(一)

    认识主要是指对人生的错误认识,不是指小事上的错误认识,而是世间的根本大原则。我们知道,我们活在世上,不如意事十八九,那么,面对这么多的不如意我们怎么办?想躲是没门儿的,只能勇敢地面对,解决,对这...不是十分的准确,比如说他对安慧论师的观点的转述,何况其他人了,所以,我们要亲自看看原典。  这一次呢,你们录好点儿,保留下来,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说这《正理经》,以后也不会有机会说这个经了――毕竟是外道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5938372.html
  • 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

    情绪反应出来的呼吸状况,觉察面对,不逃避,不控制。“观察自然的呼吸”,其重点是不以控制或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平抚情绪,只要我们能将专注力安稳而坚定地放在呼吸的觉知与观察上,心绪自然能平稳下来。  这个方法...台湾佛教弘誓学院院长性广  佛法,不只是一套知识性的学问,更是让生命活得更灿烂、更光明的人生智慧!佛法,不应只是佛教徒的“专利”,任何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养分,丰富人生!  笔者于大学院校讲学之际,...

    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3939328.html
  •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

    尚有毁灭的一日,何况我们脆弱的色身?   佛经告诉我们:"有生无不死"。若是我们把色身执为永恒不变的实体,就难以面对的衰老,面对终将来临的死亡。  我们还对身体的色相执著不已。尤其是女孩子,对容貌的...在痛苦之中。对于任何人来说,只要生命里还存在着烦恼,无论物质条件如何,无论地位高低,无论人生遭遇怎样,总是会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痛苦。  我们要想生活得快乐幸福,就必须找出痛苦的根源,然后在根本上断除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0140098.html
  • 戒从心生

    极重罪,无所畏亦成为贯性而不自知,终于丧失僧命无余。  我们要持戒清净,连众学法的微细罪,也要戒慎恐惧,小心面对。所谓“微细罪”“小小戒”大部分是要提升出家二众之威仪,使在家二众尊敬僧宝,就行、住、...passati(……如是,  如实地以正慧观。)”〈S〉iii. 1367f. 之意译。  [8] 见《大正》1,721c4f.  佛、法、僧、圣戒不坏净,见三宝以及无漏戒学之功德,具有圣、出世间八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140266.html
  • 不是“体用”,而是“体相用”

    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”①  在科学看来,事物是“幽闭”着的,所以人们需要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去打开;而在佛教看来,事物则都是以一定的方式在“心”中呈显出来的,是“敞明”的,所以人们只要“面对、接受、...而且这一点也早已成了学界的共识。但是,对于张立文先生所说的中国佛教“将此原出于儒家的(体用)范畴援入自己的体系之中”,这个我却不敢苟同。分析张立文先生的这句话,至少隐含着下面两层意思,即:(一)中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841394.html
  • 佛教的宇宙观

       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教授    佛陀并不回避宇宙这一问题,而是面对,指出: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「自性空」及「缘起有」,以「业力」推动整个心物世界的变化。    摘要    本文依据佛教的经论,探讨佛陀所阐述的宇宙现象,依次分析:(1)佛典中有关数字、时间及长度的计量。⑵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以及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中时间的相对差异。⑶宇宙的动态变化:于成、住、坏、空中,世界与有情的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1441733.html